何侠,主任医师,肿瘤学博士。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,南京医科大学肿瘤放射治疗教研室主任。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学科带头人,江苏省放射治疗中心主任,江苏省放射治疗质控中心主任。担任江苏省肿瘤防治联盟放射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;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;江苏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和候任主任委员;江苏省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医师分会前任主任委员;江苏省抗癌协会理事,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。
对各种恶性肿瘤特别是头颈肿瘤的放疗技术,尤其对鼻咽癌的精确放疗、化疗及预后有深入研究。主编、主译放射治疗专业论著、教材6部。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及省厅级科研项目多项,发表SCI及相关专业学术论文80余篇,其中SCI论文40余篇。申请国家专利50余项,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及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多项。
作为传统肿瘤治疗的“三驾马车”之一的放疗,和手术、化疗一样为人熟知,但在大众心目中有着副作用大的刻板印象,仿佛也并不是什么特别高精尖的技术。实际上,这是个误解。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何侠告诉记者,近年来肿瘤放疗技术也在飞快进步,精准度大大提高,放疗对肿瘤治愈(患者五年生存率)仍然有不可低估的作用,放疗早已不是在体表画个“框框”就可以实施的了。适合放疗治疗的患者,接受放疗副作用也大大降低了。
你听过的各种“刀”,都是放疗
伽马刀、射波刀、托姆刀……各种“刀”也许会让患者和家属云里雾里,实际上,这些“刀”都是放疗。何侠主任指出,实际意义上的“刀”指的是单次照射的立体定向大分割的放疗。“分割”是个放疗领域的词汇,常规分割治疗时间较长、单次剂量较小,而大分割则是单次剂量较大,因此治疗时间也比较短,相应的副反应也会降低。但所谓的“刀”是将放疗根治量一次性给予患者,只有一次照射的才能叫“刀”,社会上有人说做了5次刀、10次刀,这就明显不对了。
虽然都叫“刀”,但各种刀也仍然有区别。比如射波刀的射线可以追踪移动的肿瘤,所以对运动器官肿瘤的追踪作用就比较强,特别适合会随呼吸明显运动的胸部等肿瘤的治疗。而托姆刀突出的优点是多个病灶同时照射,照射范围大,适合体内多病灶靶区同时照射,也对形状不规则肿瘤能很好地适形覆盖,多点照射在一次计划里完成,减少了误差,也减少了副作用。
质子重离子是把不够灵活的“牛刀”
33次质子治疗,花费千万,羽坛名将李宗伟的鼻咽癌治疗新闻让社会了解到了质子重离子治疗。虽然花费不菲,但质子重离子在很多人眼中自带光环,常常被看做癌症患者的 “救命神器”。其实,这个“神器”也是放疗手段的一种。
“这项技术利用的是质子和重离子的物理学特性:在射线到达病灶后,会瞬间释放大量能量,随后剂量跌落很快,形成名为‘布拉格峰’的能量释放轨迹。”何侠主任表示,质子重离子治疗是有优势的,以往放疗效果与肿瘤细胞是否乏氧密切相关,而重离子技术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氧的需求,对肿瘤细胞杀灭效果更好,同时由于衰减快速的特性,所以能形成“定向爆破”的效果,降低对肿瘤周边组织的“误伤”。所以它特别适合周围有脑干、晶体等敏感、重要器官的肿瘤治疗。曾经做过放疗后复发的肿瘤患者,采用质子重离子技术,也能减少对周边正常组织的二次打击损伤。此外,儿童肿瘤患者尚处于生长发育中,采用这项技术也是合适的。
质子重离子是把治疗癌症的“牛刀”,但并不是所有癌症都要一股脑用上这把“牛刀”。肿瘤对周边组织有亚侵袭性,过分强调放疗的“边界”,对一些初诊肿瘤患者反而是不合适的。同时,目前的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光是仪器机头就有几吨甚至几十吨重,所以在实际需要旋转治疗的使用中反而比较呆板,没有高能X线精准放疗来得有“准头”。一次治疗费用可能是常规精准放疗的五六倍甚至更多,所以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说,不能一窝蜂盲目推广。
精准追踪肿瘤靶区,方法多着呢
外科根治手术对机体来说是毁损性的,而药物治疗也有一定的毒副反应,射线对肿瘤的杀伤,势必也会造成周围组织的损伤。以往很多人印象里放疗副作用太大,疗程坚持不下来,这种状况正在慢慢改变。总体来说,单次放疗剂量变大了,患者接受治疗次数变少了,放疗的毒副反应在明显降低,这些都是建立在精准影像的基础上。
长在人体内的肿瘤位置不是固定的,胃肠道蠕动、呼吸等生理功能会让肿瘤有位移,人也会有不自主的体位变化。放射治疗要精准,就需要更准确地追踪肿瘤的靶区,而现在,追踪的手段是多样的。“在CT上不能很好显示的腹盆腔软组织肿瘤,我们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追踪放疗,各种‘刀’中应用的呼吸门控技术,也可以监测患者体位的变化。”何侠主任告诉记者,现在还能在肿瘤内植入很小的磁芯片,通过探测磁芯片的位置,来实现精准照射,这就是磁导航。
除了位置的精准,还有生物学的精准,哪些是活跃的癌细胞,哪些处于静止期,哪些长着癌细胞的样子但实际已经死亡了,有些通过PETCT检测糖代谢就可以分辨出来,对活跃癌细胞高剂量照射,对静止甚至死亡的癌细胞不过度照射,打击也更精准了。
大咖说放疗
100个癌症患者 70个需要放疗帮助
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决定了它会复发转移,临床上一般讲5年内不复发称为“治愈”。根据WHO公布的数据,45%的肿瘤可以获得治愈,其中22%是通过外科手段,18%是放疗,而药物治疗只能根治5%。
放射治疗的根治效果仅次于外科手术,100个癌症患者,大约有70个需要放疗帮助,放射治疗仍然在肿瘤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
当然肿瘤的治疗手段也不是孤立的,把放射治疗和其他治疗手段相融合,合理配合和其他治疗来取得协同效应,如术前术后做放疗或放化疗、术中放疗、同期放化疗,在放疗之前做化疗等等,都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最合适的方案。
“以前放疗科医生还被称作框框医生,在患者身上画个框就可以开始治疗,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”何侠主任告诉记者,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从1961年开始建科,为全省培养出了众多放疗人才。
这几年科室不断更新设备,可以说完成基本上所有的高精尖放射治疗新技术。
在临床上,放疗技术的进步也让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很好的提高,以鼻咽癌为例,江苏省肿瘤医院鼻咽癌10年统计数据,五年生存率达到了82.6%,这在全国都是很好的水平。
原文链接:
http://n.miaopai.com/media/mD18Ui3H8Q1W7MrAZZVufZyvT-0dtNb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