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卒中急救地图发布!突发卒中(脑中风)去哪治,这张图最权威,关键时刻能救命!
卒中急救地图,致力于实现发病到呼救不超过1小时,院前转运不超过1小时,入院到给药不超过1小时。
卒中(俗称脑中风),已成为国内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,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。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:卒中在世界居民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位,中国则是居民死亡原因的首要因素。

卒中患者救治越快效果越好。卒中急救,争分夺秒。发生急性卒中时,每分钟就有190多万个神经细胞死亡。时间就是大脑,在4.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,或在6小时内进行急诊取栓治疗,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。卒中的早期症状包括眼睛看东西变模糊、胳膊或者腿发麻、口齿不清、剧烈头痛、走路不稳等,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徐运教授介绍说,卒中早期症状常被忽视,甚至识别不了,以为是累了、没休息好,觉得躺一下吃点东西“再说”,如此一来,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就被耽误了。徐运教授认为,卒中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的主要原因,包括卒中知晓率低、院前急救不到位以及急救流程不规范。不过随着卒中科普知识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卒中急救的重要,卒中溶栓率从过去1%左右提升了10倍。
打造“一小时黄金救治圈”。2018年4月,国家卫健委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脑卒中诊疗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》,鼓励开展“卒中急救地图”建设,打造“区域黄金时间救治圈”,根据这一指导原则,江苏省卫健委领导江苏省卒中学会和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,经过充分调研和积极筹备,按照统一规划、统一标准、统一管理和统一平台的原则,正式确立江苏省卒中急救地图。记者看到,在这份江苏卒中急救地图上,清楚标注着13个设区市的99家卒中急救医院。
江苏省卒中学会会长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柯开富主任介绍说,全省13设区市均已构建市级卒中急救地图,确保每个区域均具备卒中急诊救治能力。卒中急救地图的发布,致力于实现“三个1小时”的急救时间窗,即发病到呼救不超过1小时,院前转运不超过1小时,入院到给药不超过1小时。老百姓可以通过地图了解本地区“一小时黄金救治圈”内有急性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,并及时与医院和120沟通;120急救系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后,在尊重患者及家属意见的前提下,将患者转运到有救治条件且有资质的医院;医院接到卒中急救地图的预警后迅速启动绿色通道,开展多学科的合作,进行脑卒中急性期救治,包括静脉溶栓和急诊取栓等。江苏省卒中急救地图,将最大限度地赢得抢救时间,保证抢救质量,为急性期脑血管病救治建立了更为快速高效的模式。
江苏广电新闻报道:
卒中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的主要原因,包括卒中知晓率低、院前急救不到位以及急救流程不规范。目前,全省 13 市均已构建市级卒中急救地图,确保每个区域均具备卒中急诊救治能力。卒中急救地图发布,致力于实现 " 三个 1 小时 " 的急救时间窗,即发病到呼救不超过 1 小时,院前江苏省卒中急救地图,为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择院提供精准导航,将老百姓、120 急救系统与卒中中心三方紧密有效衔接。
延伸阅读
学一下FAST法,快速辨认卒中
昨天,专家介绍了一个识别卒中的方法——“FAST”法。这是国际上快速识别中风的方法,简便实用。FAST是4个英语单词的开头字母:
F(Face,面部):观察微笑时面部有无歪斜;
A(Arm,手臂):双臂平举,观察是否无力垂落;
S(Speech,言语):有无说话口齿不清;
T(Telephone,打120)。
如有符合上述情况,出现不能微笑,口角歪斜;肌肉无力不能伸举上肢、下肢;吐字不清,沟通困难等症状,及时打急救电话来医院急诊;另外,T也是Time的意思,要尽快抓紧时间到达医院就诊。
根据2018年度《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》数据显示,2017年脑血管病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比例在农村人群为:23.18%,城市人群为:20.52%,高发病率、高致残率、高死亡率、高复发率、高经济负担因素,已严重影响社会发展,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。
江苏省卒中学会发布的新闻报道
江苏省卒中学会

关于小区事事通.常州.2025
微信扫描或微信中长按二维码可加关注
技术支持:纳商网络科技(常州)有限公司
★